烏克蘭東部這些天究竟在發生什麼?基輔斷言俄羅斯軍人攜坦克等重型裝備對烏克蘭發動了“侵略”,美國和歐洲國家在幫著證實這一指控,並譴責莫斯科。俄羅斯方面否認其軍隊進入烏克蘭直接參戰,莫斯科解釋說,有少數俄軍士兵在邊境巡邏時迷路誤入烏克蘭一側。
    俄羅斯對烏克蘭東部民兵力量的支持早就是公開的,波羅申科成為烏總統後動用正規軍和重武器在東部清剿,造成大量人員傷亡,普京不大可能接受之,來自俄方的某種反彈是意料之中的事情。
    俄烏邊境原是蘇聯的行政邊界,穿越十分容易,究竟是純粹的俄羅斯志願者去了對面幫助同族武裝,還是這些人受到了莫斯科的組織,這一差別的外交意義十分巨大,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,它們反映的都是莫斯科要保持其在烏克蘭、特別是在烏東部影響力的決心。
    普京的這一意志從烏克蘭危機伊始就很清楚,而且在日後經受了美國和歐洲強大壓力的考驗。基輔曾經誤判並低估了普京的這一決心,付出了代價。現在的問題是,進一步的經濟製裁和對莫斯科發動無休止的輿論戰,能否逐漸將普京的意志壓倒。
    至少現在看來,這個希望很渺茫。俄羅斯經濟的確面臨近年來最嚴重的困境,但烏克蘭的經濟形勢更糟。歐洲國家為製裁俄羅斯所蒙受的損失同樣很大。這是一個一損俱損的局面。如今冬天將至,烏克蘭及歐洲人的取暖問題比俄羅斯多掙點外匯更緊迫。
    各大國都沒有全面升級烏克蘭軍事對抗的意願,因此烏克蘭危機演變成全面戰爭的可能性很小。但是,烏克蘭和西方就烏東部提出的和解條件與莫斯科的主張針鋒相對。戰事的蔓延使雙方的條件越來越遠。
    西方顯然對俄羅斯的韌勁估計不足。冷戰的勝利帶來了西方對政治經濟施壓效果的樂觀,一些人寄希望於這一次也能不戰而勝。
    其實除了美國,在歐洲、烏克蘭和俄羅斯三方中,俄羅斯拒絕妥協的決心大概是最強的。歐洲的決心大概是最弱的。克裡米亞的變故顯示,基輔的決心與西方決心的大小有關。
    美國的因素是特殊的,它迄今在烏克蘭局勢中的損失比上述三方都小得多。如果不出全球局勢其他變局的戲劇性牽制,美國就烏克蘭局勢的堅持能力就是超級的。
    衝突各方都希望中國針對烏局勢做出更明確的表態,推動形勢變得對自己更有利。但必須指出,中國不是影響烏克蘭問題的關鍵力量,中國無論公開站到哪一邊,都形不成讓另一邊屈服的決定性條件。
    歐洲和烏俄都因烏東部衝突有些疲倦,但華盛頓似乎鬥志正酣。烏克蘭危機成為對烏克蘭東西兩側力量的嚴重消耗,美國的戰略得分則高於它的失分。所以華盛頓並不急於對歐洲及烏克蘭的妥協念頭給予鼓勵。
    無論烏克蘭多不喜歡俄羅斯,它們都是搬不走的鄰居。烏克蘭要警惕自己不成為西方擠壓俄羅斯戰略空間的棋子,俄羅斯則應防止把烏克蘭變成它的永久敵人。如果俄烏自己不搞清這些問題的重大利害,西方將不會反對圍繞烏東部衝突的戰略線索就這樣混亂下去。▲
(編輯:SN090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h42mhvyd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